查看原文
其他

千万别把潮汕茶种到西藏!

学以致用的 华南农业大学 2023-11-29
因为——
你会发现,致富原来不难!

把广东潮汕茶种到西藏墨脱

竟成了“致富密码”

这件事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
但华农师生做到了!
跨越山海、粤茶援藏
学农爱农、学以致用

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

“援藏粤茶”项目(现更名“墨脱金凤凰”)学生队员合影


为什么是墨脱?

为什么是单丛茶?

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,被喜马拉雅山脉群山环抱,大量的水汽沿着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墨脱全境,造就了“集雪山与雨林于一地”的奇观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,使墨脱非常适宜种植茶叶。在当地,茶馆遍布街头小巷,饮茶文化氛围浓厚。
因此,茶对墨脱人民来说很熟悉;但种茶,却是一件相对陌生的事。长久以来,当地人喝的茶叶大多数都是从尼泊尔、印度的茶商手中购入,鲜少有人种茶制茶,农民还是以种植水稻、玉米为生。
绝佳的自然区位条件、良好的文化基础,使得精准布局、高质量发展茶产业成为墨脱的致富新可能。作为林芝市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,从2013年起,墨脱将茶产业确立为农牧特色主导产业。然而,由于种植技术与管理水平落后、缺乏专业技术人才,墨脱茶产业整体效益较低,无法满足生产需求。
2020年,由华农教师刘少群、孙彬妹、郑鹏、林钻辉和园艺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巫泽慧牵头组建项目“援藏粤茶—单丛小绿叶跨越山海化作百姓致富金产业”(以下简称“援藏粤茶”),最终探索出一套适合西藏高原种植单丛的创新方案,形成了可推广、可复制的模式,并成功推广至全国多地。通过多方共同努力,如今墨脱当地茶叶种植规模以及产能已经趋于稳定。
队员们在茶园调研
2023年,“援藏粤茶”项目斩获第九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(下称“互联网+”大赛)金奖、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“创新、创意及创业”挑战赛(下称“三创赛”)常规赛全国一等奖的佳绩。
“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有这么一群青年,学农爱农,学以致用!”巫泽慧说。


援藏这件事

并非“从0到1”

“你们团队很厉害,一路走来拿了很多奖。”

最近,“援藏粤茶”团队总是不免收到这样的夸赞。每一次,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巫泽慧总是认真地回答对方:“援藏这件事,并非‘从0到1’。这个项目成功的背后是一代代援藏人共同的努力。”

早在2014年,华农第一批援藏人就奔赴墨脱,在当地展开农业帮扶工作,多年来兢兢业业,打下了坚实基础。当援藏援墨的接力棒传到了园艺学院研究员、副院长刘少群的手中时,帮扶方向定位在了茶产业。
作为刘少群的学生,巫泽慧开始思考自己能为这个援藏工作做些什么。很快,一直热爱茶事业的她便萌生了“以赛促优”的想法——把这些工作做成项目,去全国舞台打比赛!这个想法一经提出,立刻得到了大家的支持。
墨脱的生态环境复杂多变,合适的茶种至关重要。前后多次进藏调研、1000多次种植筛选试验……反复研究的过程中,团队惊喜地发现,在广东潮汕地区颇受欢迎的凤凰单丛茶,在墨脱具备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。
但满怀期待地把第一批茶苗送到墨脱后,大家却沮丧地发现,长距离运输极其产生积压碰撞,使得茶苗折损率达到了60%。第二次采用了空运方式,没想到折损率更高,达到70%。
“没有现成的方法,就自己创造!”团队首创了一套茶苗的长距离运输规范,用定制木搭架缓震散热,箱顶覆布保温防风,车内增设喷水装置为茶苗提供充足的水分……经过半年的反复试验和调整,最终成功将茶苗折损率降低到5%以下。


送茶进藏

“关关难过关关过”

了解项目落地的人都知道,很多时候,技术推广比科研实验更难做。
“每次进墨脱,在路上都要花三四天的时间。”巫泽慧回忆。伴随雪山、溪流、雨林等壮观自然景观的,是一路的提心吊胆。必经的扎墨公路不过100多公里,全程海拔高差竟有3400多米,又因为公路地处断裂带附近,地质运动活跃,道路坍塌、落石、泥石流都是“家常便饭”。
除了地理环境的影响,语言沟通上的障碍、生产观念上的差异,都为团队带来过不少困难。了解到很多农牧民对种茶积极性不高,在当地干部的帮助下,老师带着学生到各个村子调研访谈。“一天忙碌十几个小时是常态。”指导老师郑鹏说。
队员们到工厂调研

调研过程中,团队发现很多农户没有掌握茶叶的种植技巧。为纾茶农之困,除了开展现场技术培训之外,团队还自主编写了技术指导手册发放给茶农参考借鉴。

在学校与当地政府的共同支持下,“援藏粤茶”团队与墨脱联合共建“一园一体系三基地”:打造“墨脱广东茶园”,参与推动墨脱县引进种植凤凰单丛茶近2500亩;建成西藏第一个茶叶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,打造茶叶科研基地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、教学实践基地,形成了墨脱县茶产业人才、科研和技术服务平台。 
除了墨脱之外,“援藏粤茶”团队还前往全国21个县市开展单丛茶推广工作,自2020年起累计开展30余场培训,培训了茶企管理人员、茶农、专技人员3000余人,发放培训手册3500册。
今年7月,华南农业大学“永根科技站”在西藏墨脱县挂牌。这是华农在广东省内外设立首批56个“永根科技站”中最远的一个。

华南农业大学“永根科技站”在西藏墨脱县挂牌

当队员把小小的茶苗递给当地农民时,他们往往是双手接过,捧在手心。这也是队员们珍藏在心的动人瞬间。
“事情虽然很多,忙起来的时候甚至没有假期,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值得付出的事情上,我们都觉得很有意义的。”巫泽慧说。


在小小的茶苗里

遇见更好的自己

“援藏粤茶”这个项目,到底有多少含金量?
先后报名参加“互联网+”大赛和“三创赛”后,团队进入了马不停蹄的备赛阶段,几乎没有休息时间。“互联网+”大赛广东省金奖、“三创赛”全国一等奖……比赛结果,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个项目的价值。
但当荣耀纷至沓来,大家发现重要的早已不是结果,而是互相成就、共同进步的过程。在一遍遍修改项目书、一次次打磨答辩细节的过程中,来自不同学院、不同专业的队员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,收获了成长;还有更重要的,坚定了“BPQ”的态度。
“我们尽力做到更好(Better),以达到完美(Perfect),保证质量(Quality)。”巫泽慧解释。
队员们在一起讨论
队员吴铭静和刘幼静在未来的职业规划里,毫不犹豫地选择了“下基层”。在调研的过程中,看到茶农弯着背、担着很重的茶叶,让他们希望自己能更好地帮助农户。
茶学专业的本科生队员蔡嘉俊在项目开展过程中,也坚定了学农的想法:“以前我总觉得茶学专业是‘冷门专业’,但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,我对它有了更多、更深的了解。”
“不用过多纠结自己选择的专业是热门还是冷门,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。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让选择变得正确。”巫泽慧感慨。

今年9月,“援藏粤茶”团队正式更名为“墨脱金凤凰”团队:“我们希望这一片片见证粤藏情深的绿叶子,成为带领墨脱当地群众致富增收“金叶子”的美好希冀与向往。”未来,团队希望在广东省十批援藏工作组的带领和指导下,巩固原有工作成果,并发挥新的作用。
在心中种了许久的种子
已经生根发芽、正在茁壮成长
团队表示,会继续发展项目
将“援藏粤茶”的模式推广至更多地方
“在小小的茶苗里,
我们遇见了更好的自己,
找到了青春奋斗的意义!
这是一份值得热爱、
值得付出的事业!”

▶ 往期回顾

▲ 他们,还是那么靓!

▲ 啊~~“秋——”

▲ 还有9天!

文 |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 吴鑫韬 詹舒婷 李笑 郭冰婷 部分来自南方农村报

图 | 新禾融媒体工作室 黄思艺 部分由团队提供

微信编辑 | 费思迎

责任编辑 | 费思迎

审核 | 陈芃辰

审定 | 郭灼

点赞↓在看↓
粤茶进藏,脱贫致富!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